上樓無望 單親媽媽等到超出收入上限劏房戶等到加租2成
發布時間: 2018/11/13 07:30
最後更新: 2018/11/13 12:20
公屋輪候路漫長,孟女士一家4口居於深水埗唐二樓,單位面積僅160呎,剛被業主加租兩成,由5,300元加到6,500元。她慨嘆全家僅丈夫出外工作,屋租佔月入4成多,加租後生活頓感徬徨。她於2012年12月開始申請公屋,至今未有回音,對輪候時間一再延長感失望,指全家也很心急盼獲編配市區公屋,希望改善生活環境。
任職文員的單親媽媽覃女士獨力撫養9歲兒子,租住慈雲山一單幢樓約300呎單位,月租6,000元。她透露,4年前申請公屋至今,月入由1.4萬元加至1.8萬元,料已超出公屋申請入息上限,即使日後獲編配單位,也上樓無望。她認為公屋資源應預留給有社會需要的家庭,自己為了工作前途,從沒想過向公司要求停薪,換取上樓機會,
都唔知要停薪幾耐先有樓住,咁荒謬的事才不會做。
房屋署更新公屋輪候數據,進一步遠離政府3年上樓的目標。截至9月底,約有15.0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、以及約11.75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,合共26.77萬人輪候中。
事實上,最新輪候宗數按季下跌約800宗,但輪候時間卻不跌反升。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內,首次獲編配公屋單位的家庭,一般申請者增至最新的5.5年,至於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,則按季維持2.9年不變。翻查數據,1998年公屋輪候時間平均6.6年,2000年則錄得5.2年。
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對情況表示非常憂慮,料輪候時間未來或突破6年,基層市民上樓是遙不可及。他認為政府應推動過渡性房屋,積極夥拍非牟利機構增建單位,解燃眉之急。
房委會委員柯創盛認為,現時公屋一般申請者,年均新增申請個案逾2萬宗,但每年新建公屋卻平均少於1.5萬伙,形容已成「死局」。他促請政府將「3年上樓」時間表,列入下月公布的《長遠房屋策略》進度檢討報告。